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人丨姜波: 世界第一的沈阳机床, 为何破产重组了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12-1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姜波,经济日报社高级编辑。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两年经济学。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先后采写新闻作品上百万字,七次获中国新闻奖,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研究生班授课。主要著作有《魂归何处》《惶者自白》《女性与犯罪》(与姜伟合译)《新闻大咖眼中的中国经济》等。

原题

沈阳机床,

一个国企改革的非成功样本

——采访本上的中国往事(选载)



作者:姜波


01

尽管曾世界第一,

但还是被破产重组了


看到沈阳机床被破产重组的消息,我心头一紧,但也没感到什么意外。

尽管近二三十年里不断有各路媒体持续报道沈阳一机床及后来的沈阳机床集团如何如何,但我一直认为,这家似乎辉煌无比的企业在最近几十年里,实际上是僵尸地活着;我甚至认为,它的破产是早晚的事情。

我曾两次采访过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次1987年12月,第二次是1996年11月,都是一干人马的走马观花。(对于沈阳的国企改革,那时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徐有泮的沈阳电缆厂、左长林的沈阳变压器厂,还有东药、黎明等。)

坦率地说,两次采访都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是我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首。诺大的车间、密布的机器、操作的工人……你能依稀感受到大工业的格局,却感受不到现代管理的活力,听到的都是一片“叫苦”之声。

记得1987年冬的采访中,党委副书记杨光忧心忡忡地介绍说:沈阳第一机床厂有国营职工9000人,厂办大集体职工4000人。现在的困难真是一言难尽。明年(1988年)增支因素2000万元,企业能消化1000万就不错了。1200人的铸造车间因为没有原料而放长假。“以前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下滑得这么快。”

 “没想到”!没想到!谁也没想到,2011年沈阳机床集团以180亿元销售额,荣登全球机床行业第一!两年后,轰动一时的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曾对沈阳机床“浓墨重彩”。

此后,我就把沈阳机床作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样本而长期追踪。

这个沈阳机床似乎永远在风口浪尖上。不管是以前的一机床、中捷厂,还是后来的机床集团,似乎永远都是媒体热衷追逐的对象。

且不说计划经济时代的风光与辉煌,就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经营困难时,呼吁国家支持,呼吁放宽政策;业绩靓丽时,畅谈开拓创新,抒发豪情壮志;再陷低谷时,大讲内外环境制约,大讲如何渡过难关。反正始终是“网红”。

这也难怪,沈阳毕竟是中国的机床之乡,曾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当时中国装备制造业最高水平。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小到螺丝、螺母,大到航空发动机叶片,都需要用机床来加工,是装备制造业最普遍、最重要的基础加工工具。当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

沈阳原来的三大机床厂,都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解放后,都位列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中;都是当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

这三大机床厂为新中国贡献了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皮带车床、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钻床、第一台镗床、第一台自动机床、第一台数控机床,等等。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曾就任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曾就任第二机床厂厂长。

进入80年代末期,曾经辉煌无比的沈阳的几大机床厂先后持续亏损。

 “船大顶风浪”。1994年在沈阳市政府的主导下,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器厂合作发起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后,四家企业合并而成的沈机集团成立。

总资产30多亿元,产值5亿多元。(30多亿元的资产,每年只产生5亿元的产值。注意!是产值,不是利润。这样的企业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吗?)一机床10000多人,二机床8000多人,三机床7000多人。好家伙,这么多人该怎么办?

沧海桑田。时来运转。

随着中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并在世纪之初加入了WTO,又赶上国家振兴东北的好政策,沈阳机床也扬眉吐气地“咸鱼翻身”啦!

2002年沈阳机床年销量是1.5万台,到2011年,竟达到不可思议的10.5万台。短短9年,沈阳机床就从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36位跃升到第一位!

在这辉煌的时刻,有媒体报道说:“在我们国家,哪个企业会领先世界?哪个企业会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标杆?哪个企业会成为中国的骄傲?是沈阳机床!这是一个2011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机床企业。”

一时间,沈阳机床成为国企改革的“当红明星”。

沈阳机床“华丽转身”的诀窍是什么? “先做大、再做强”,先实现规模效益,做大企业规模,然后再做强。

 “做大”的拿手戏就是兼并!沈阳机床开始了一路狂奔。

进入新世纪后,沈阳机床集团接手沈阳市机床行业“瘦身行动”——9家亏损企业归到沈阳机床。集团把这9家企业整合成三家主机生产企业——沈阳自动机床厂、沈阳车床厂、沈阳数控机床厂,之后又整合成立了沈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2004年,沈阳机床先后斥巨资重组了云南CY集团(CY集团的前身云南机床厂,也是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车床制造厂),控股了“十八罗汉”之一的上市公司昆明机床集团,还全资收购了有140多年历史的德国希斯公司。形成了沈阳、昆明及德国阿瑟斯雷本的跨地跨国经营的三大产业集群。2007年,沈阳机床先后在上海建立控制技术研发中心,在德国柏林、斯图加特建立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中心。

沈阳机床集团的2009年战略规划提出:“我们认为,沈阳机床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即由国内龙头企业向世界龙头企业迈进的关键时期。”目标就是要“再造一个沈阳机床”。

沈阳机床当时目标是到2010年,经营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20亿元,跨入世界机床三强。

岂止是三强?2011年时,沈阳机床取得了180亿元的销售收入,此后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

2014年6月,尽管沈阳机床已经开始连续亏损,但其董事长依然对出席“践行中国梦. 走进上市公司”的120多名投资者发出铿锵之音。“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变化的时代,给予了沈阳机床千载难逢的创新发展机会;这个变化的时代,给予了沈阳机床弯道超车、全面确立世界市场引领者地位的历史机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领袖企业,沈阳机床正与世界强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领袖企业!?

人算不如天算。

跃居世界第一(注意,这个“第一”,只是账面销售额的第一)后的沈阳机床集团,马上就陷入了连年的巨额亏损而不能自拔。2017年12月,沈阳机床集团通过新一期债转股化解了债务违约风险,同时各大国有银行在资金上都给予了有力支持。

一系列组合性救助措施似乎可以让沈阳机床喘口气了。然而,这次争议颇大的资产重组仅仅过去一年时间,沈阳机床的经营业绩却在继续恶化。这家企业一家连续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皆为负数。

2019年夏,在中国通用技术公司年初与沈阳市政府签订了战略重组沈阳机床框架协议的背景下,沈阳机床集团最终还是走向了司法重整的道路。

破产重组后,尽管沈阳机床这块牌子还在,但此沈阳机床,已非彼沈阳机床,它只能是中国通用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已故的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先生曾说,一家企业一旦被破产重组,资产至少要缩水80%!

销售额从全球第36位攀升到第1位,沈阳机床用了9年!

从全球第1到破产重组,沈阳机床用了8年!

被破产重组后的通用集团这一子公司,依然继续亏损着。

02

享尽所有的扶持政策,

但还是被破产重组了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是长期困扰国企改革的两大难题。

不过,凭着头顶的“金字招牌”,世行贷款、股份上市、债转股、“三家抬”、搬迁改造……沈阳机床享受了所有的国家扶持政策。

然而,除了跃居行业世界第一那几年,沈阳机床却一直在亏损中挣扎。

这家企业简直就像一个“无底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沈阳一机床、中捷厂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天之骄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自80年代末期,先后陷入了困境。甚至可以说,一直到今天的几十年里,沈阳机床几乎没过上舒坦的日子。

对于沈阳机床面临的困境,沈阳市、辽宁省乃至国家层面,在这几十年里,总是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地提供各种可能的优惠,力图使之能重振雄风。

沈阳机床享尽了国家可能的一切优惠政策!

一般的企业,能享受一两次这样难得的“红利”,就可能起死回生,甚至扶摇直上。

但是,说句难听的话,从客观效果看,沈阳机床是“朽木不可雕”。

早在1991年5月,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就与世界银行沟通,将沈阳机床作为利用世行贷款的备选项目。

1994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下发文件,沈阳工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革项目可研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世界银行也希望,“该项目能成为中国工业改革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与发展的样板。”

哪个企业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世行项目设计总投资22.75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18.54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世行贷款1.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52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5000万元,企业自筹及其它35180万元。

这笔贷款对于陷入困境的沈阳机床,简直犹如雪中送炭。

也还是1994年,沈机集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对这批企业,国家在企业外贸自主权、将“拨改贷” 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发行A股并上市等方面,给予相当的优惠扶持。

这样的好事,当然少不了沈阳机床。

“船大顶风浪”。在沈阳市政府的主导下,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机床二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器厂,合作发起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后,四家企业合并而成的沈机集团成立,成为我国机床行业巨型“航空母舰”。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这是当时东北国企流行的“天问”。

也就是此时,有国企老总理直气壮地喊出“国家队”的口号。

对于“国家队”资金紧张、债务沉重、人员臃肿等困境,国家岂能坐视不管?一个个 “大红包”接踵而来。

1996年,沈阳机床集团启动上市。当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400万元,发行后总股本2.15亿元,并在深圳证交所上市。

当时沈阳市仅有4家上市公司。

多大的政策力度呀!

然而,重组也好,上市也好,沈阳机床的经营却一路下滑,三大机床厂全面亏损。1996年到1998年这三年间,开工率只有50%左右。当时下岗人员和在岗人员基本上是1:1。1996年沈阳第三机床厂破产,中捷友谊厂也在濒临倒闭的边缘上,已经半年发不出工资,据说全厂22个账号加起来不到5000块钱。

沈阳机床这是怎么的啦?怎么就这么不争气?面对这病病殃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长子”,国家是煞费苦心!

进入21世纪后,沈阳机床继续享受着国家的“大红包”。

2000年5月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沈阳机床将几年前的世行贷款实现“债转股”。8.4亿元的债转股,使企业资产负债率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2001年,国家针对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采用了“三家抬”政策,即国家拿三分之一、地方政府拿三分之一、企业拿三分之一,用现金的形式买断部分职工的工龄,解除一大批职工的劳动合同。有人透露,沈阳机床总共减员了2万人。

2002年,沈阳机床实施了主辅分离,实现了一次资本重构。有人说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之一。

2003年,在沈阳市政府统一规划下,借沈阳铁西区改造的东风,沈阳机床整体从铁西迁入沈阳经济开发新区,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搬迁之前,沈阳机床资产总额为48亿元,负债44亿元,资产负债率91%!由于新厂区搬迁,原有厂房土地变现获得收益,使得负债率在2006年一度降低至68%( 2011年之后负债率又高企至80%以上)。

另外,自1996年首发上市以来,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首发融资、配股、定向增发合计融资逾17亿元。

经过一系列的债转股、上市筹资、政策财政补助后,沈阳机床依然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这样的企业真是“无底洞”!

各种“好事”从来少不了沈阳机床。各级政府就是这样一直给沈阳机床输血!

有人感慨道:行业老大沈阳机床,凭借共和国机床长子的招牌,这些年来,绑架了各级政府为其巨额扩张成本而“兜底”!作为国有企业,政府不会见死不救;尤其是像沈阳机床这样的王牌企业、最具知名度的代表性企业,政府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这就是沈阳机床的逻辑!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了“黄金增长”阶段,中国的一些企业似乎也“枯木逢春”、“起死回生”了。

沈阳机床集团在做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竟一跃成为世界上销售额最大的机床企业!

像彗星,像闪电,灿烂而绚丽!然而,只是瞬间,眨眼即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就在成为世界机床行业老大那一刻起,沈阳机床陷入了连年的亏损境地而不能自拔。

这个享尽了国家所有优惠扶持政策的老牌国企,一直“僵尸”般地生存着。

不过,事情还没用完……

03

尽管8部委联手救助,

但还是被破产重组了

    

承包经营、优化组合、减税免税、整体搬迁、世行贷款、债转股、上市筹资、债务豁免,等等。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等待救济的五保户一样,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就快活地吃几天大餐;钱花完了,又没吃的啦,等国家再发红包。

这不,2017年12月,8个国家部委联合发文救助沈阳机床!为了一个企业,这恐怕是空前绝后的!

   

恐怕谁都没有预料到,沈阳机床2011年销售额达到世界第一。这一“辉煌”引起国内舆论界排山倒海般的狂欢。

但是,这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做大”,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黑洞。

第二年起,沈阳机床就陷入亏损而不能自拔。

沈阳机床是“做大”了,但并没有“做强”。岂止是没有“做强”,而是“做弱”了,越做越弱!

“只有在退潮时,才发现谁是裸泳者。” 曾经“世界第一”“改革样本”“创新突破”“引领潮流”的沈阳机床,不得不咽下一味“做大”的苦果。

从2002年至2011年十年间,沈阳机床生产了将近70万台机床,推动了国内机床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尽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但同时也将自己推上了一个刹不住车的“做大”的快车道。

2013年,其营业利润开始亏损;2015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额达6.4亿元;2016亏损额扩大到14.37亿元。2017年5月“披星戴帽”——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股票简称由“沈阳机床”更名为“*ST沈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6月起,沈阳机床几乎每年都发布《债务豁免公告》。此外,2015年和2016年,沈阳机床分别获得了5267.08万元和3339.11万元的政府补贴。有人说,“显而易见,如若没有政府多年来的帮扶,沈阳机床(股份公司)已然没有机会像今天这样还能挂着*ST。”  

沈阳机床又一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关头!

为了保住沈阳机床这一“金字招牌”,政府又一次出手相救了,而且是中央政府的空前力度!

2017年11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决定将沈阳机床厂列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央行、银监会及证监会等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10项具体改革措施、4项组织保障和9项政策支持,实现“止血、输血、造血”的目标。

《方案》提出的十项主要改革措施:1、推进瘦身止损,剥离处置低效资产和业务。2、重组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三大产业集群。3、优化资本结构,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杠杆)。4、发展混合所有制,改善公司资本和治理结构。5、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经营自主权。6、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7、推进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8、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9、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减轻人员负担。10、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8个国家部委为1个传统企业的存活与发展专门联合下发文件,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举措被《中国经济时报》称为:“标志着沈阳机床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当地的媒体报道说,说到东北国企改革,首先就想到沈阳机床。一场以“止血、输血、造血”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综合性改革在沈阳机床集团全面推进。作为全国唯一一家8部委综改试点的国有企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示范是沈阳机床试点的另一个使命。

也有报道说,国家对沈阳机床集团“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制定了3条标准:一是技术上有话语权;二是产品达到世界一流;三是规模和效益世界领先。

沈阳机床时任董事长对媒体说,前两条沈阳机床已经达到了,第三条,差距还很大。

此话的真实性如何?一个技术上有话语权和产品达到世界一流的企业,能走到破产重组的地步吗?笑话!

国家又给了沈阳机床一个大大的“红包”。

2017年12月,沈阳机床集团完成了新一期债转股67.51亿元,初步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化解了债务违约风险。同时在资本市场的相关工作也积极开展,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银租赁等有关机构在金融方面对企业给予了有力支持。

8个国家部委为一个企业下文件,什么样的企业能有这样的“待遇”呀?!

一系列组合性救助措施似乎可以让沈阳机床倒口气了。

然而,病入膏肓的沈阳机床,连“反照”的“回光”都没闪现,一年多后还是资不抵债被迫破产重组。

巨额的债转股、增信贷、引投资等方式也解救不了沈阳机床集团的债务危机。2017年的那次争议颇大的资产重组仅仅过去一年时间,沈阳机床的经营情况却在继续恶化。这家企业已经连续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皆为负数。

据2021年3月22日澎湃新闻引自沈阳中院的消息:截至2019年3月末,沈阳机床合并口径的资产约200亿元、负债375亿元、资产负债率约190%,2019年全年预计有超过100亿元短期借款到期,导致在手订单无法按期交付,资金链濒临断裂,债务风险一触即发。

据报道,沈阳机床一年的利息就要还11个亿,自身根本无力解决。

2019年夏,尽管中国通用技术公司年初与沈阳市政府签订了战略重组沈阳机床框架协议,但是,沈阳机床最终还是走向了司法重整的道路。

大概就是没落贵族那“酸腐气”吧。在即将被兼并的前夜,沈阳机床竟自豪地对外声称的“我们严格挑选战略合作者”。真是可笑!一个已经资不抵债、面临股票退市和银行停贷风险的企业,有多少资格挑选买主?

当地有的媒体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声称,“对于已经集多项试点于一身的沈阳机床来说,2019年初这个引入央企股东的重组协议,又是一次大胆尝试。”  

还侈谈什么“引入”,沈阳机床还有一点主动权吗? 

沈阳机床现在只是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子公司而存在;作为一家独立运行的企业,沈阳机床已经不复存在!

重组了北京机床研究所、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企业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似乎肩负着重振中国机床雄风的大任。

据报道,破产重组后,沈阳机床总部职能部门压缩40%,下属法人企业由99户压减到15户;员工数量从1.17万人,减少到6000多人,人均产值由37.8万元提高到87.9万元,增长1.3倍。

如此人员臃肿,沈阳机床这些年竟无动于衷吗?

如此,换了东家后沈阳机床,依然是陷在亏损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04

“做大”是中国企业的宿命

中低端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沈阳机床无法“做强”,那只好选择“做大”。

尽管有关部门对国企的保值增值有一整套考核指标,但如果一个企业多年没有“发展”,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

沈阳机床在“做大”的道路上狂奔不已,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客观地讲,沈阳机床也并非坐吃山空、无所作为,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想把企业经营好。在“不变,等死;变,找死”选择中,沈阳机床迎难而上,大胆地研发技术创新,哪怕是“找死”。这应当一定程度地予以肯定。

沈阳机床曾有过一次“华丽转身”。这就是北京大学路风教授总结的《“i5”革命》。

这一报告在业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路教授称“i5”为全球第一个使机床成为智能、互联产品的数控系统,甚至走在了德国工业4.0的前面。

有媒体评价,“i5数控机床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机器”。

沈阳机床则自鸣得意:“沈阳机床i5的应运而生,正式把中国工业升级的步伐直接拉到与世界制造强国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   

这个i5,是沈阳机床组成精英团队在远离沈阳的上海,经过多年拼搏,低调开发出的“秘密武器”。

据报道,为了这个i5,沈阳机床其研发投入花了大约30亿元,其中9亿元是软件开发成本,21亿元是试错成本;加上产品开发、厂区改造等,总投入约100亿元。

自主研发的i5的问世,无疑是沈阳机床技术上的一步跨越。然而,事实上并不像专家吹捧的那样辉煌,技术突破实在有限。

 i5的突破只限于数控系统。最关键的是,装备上i5数控系统的沈阳机床,仍然是以两轴、三轴为主!

一位专业人士告诉我,现在国际市场高端机床主流产品都是九轴联动的;即使在国内,如果不是五轴联动,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机床的。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年人,即使在大脑里按上一个接受人工智能的软件,恐怕也不可能健步如飞。

i5并没有全面解决核心技术难题,也并没有彻底改变沈阳机床中低端通用的本来面貌。

2007年时,科技部认定的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沈阳机床的高档数控机床实验室是国内机床行业唯一上榜者。

然而,在2018年,这一“金字招牌”被科技部“摘帽”!

这是沈阳机床真实技术水平的一个注脚。

在这种技术水平的背景下,企业能做强吗?

投入巨资而研发的i5,在2014年上市后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但是,这却并没有成为沈阳机床发力成长的“弹射器”,却成为断崖式下滑的“加速器”。

尽管i5销售业务令人惊奇,但此时的沈阳机床却以两个极端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一方面i5销售形势火热,从最初的年销几百台到几千台再到1.8万台;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其年报与季报的披露却让人感觉其财务如入冰窖,惨不忍睹,一次次迫近退市边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到了90%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销量与负债齐飞的现象呢?

有知情人士透露,沈阳机床对i5系列产品销售人员的考核标准是:只考核销售量,不考核销售回款。销售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与签定的合同量有关,与回款无关。这样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销售人员只管与客户企业签合约卖机床,只收30%的预付款,甚至不收一分钱,就把机床拉到用户厂区投产使用。这自然造成了大量的坏账、死账。

不光是i5系列产品的销售,实际上,沈阳机床集团的经营一直是极其粗放的,长期缺乏盈利能力。

通过财务报表可以看出,沈阳机床的销售现金回款率一直较低。

2010年销售回款与营业总收入之间基本可以持平,但2011年,销售回款率下降到76.4%,2012年再降到61.9%,2013年只有54.3%,就是说有近一半产品卖出去了,却根本没收到钱款!

即使在最辉煌的2011年,沈阳机床的销售额为180亿元,而利润只有1亿元。销售利润率只有可怜的0.5%!

 2013年,沈阳机床的利润率进一步下滑到0.16%的时候,而一家在华日本独资企业的利润率达到了18.17%。

中国银行贷款利率一般在7%左右。这就意味着,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可能的亏损就越大。所以,沈阳机床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位运行。

资金链不断恶化。只能不断用新的短期贷款来偿还旧债,只能通过外部融资来维持扩张和运行。

也许人们会为沈阳机床误判形势、盲目决策、一味扩张、无力回天而叹息。

其实,恰恰相反。沈阳机床高管层对自己的企业销售回款率低、盈利能力差的情况会根本不知情吗?对自己的企业人员臃肿、缺乏创新活力的状况会视而不见吗?对自己的企业技术能力薄弱、没有扩张本钱的现实会没有察觉吗?

不!这一切都跟明镜似的。他们的大举扩张之路,是理性研判、深思熟虑、无所顾忌,刻意为之。 

因为中国不允许企业不扩张。

不要说国有企业,就是一家民营的公众企业,如果多年里园区没有扩展,销售没有翻番,这种“原地打转”的“守成守旧”,不仅政府不高兴,就是投资者和社会舆论也不答应,其老板也不好意思见人。

瑞士有一家高精度镜面磨床制造企业,几十年来都保持三四百人的员工规模,仅有一座四层楼的厂房。但它的技术呈现飞跃式发展,从手动、半自动、自动、数控,到磨削中心,一步一个脚印,至今仍雄踞世界第一。

这家企业如果在中国,早就被要求建新园区、建若干分厂啦。

国企的负责人是有被考核指标的。最主要的指标是什么?

就如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主要看GDP一样,对企业考核着重看营业收入。

这不奇怪,连世界500强的最主要指标都是营业收入,何况是国企呢?

尽管国资管理部门一再强调保值增值,但客观上还是倾向于增值。不做大,怎么增值?

我苦练内功,投巨资培训员工,逐渐淘汰技能差、学历低的员工,形成能适应新技术革命的人才结构;但这能立竿见影地增加营业收入吗?如果不能,让别人去干吧。

我减员增效,花大钱清除“壳企业”,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剥离社会职能;上级领导和社会部门肯配合吗?这不会拉低企业的营业收入吗?

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谁愿干谁干吧。

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谁会主动去干这种“傻事”呢?!

国企老总并非真正的“老板”,甚至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都难说;其职业生涯长短是由上级那一纸任命所决定的。

【记得彭作义接手青岛啤酒后,发现产品严重积压、工人上班吊儿郎当,决定立即停产整顿3个月。这当然势必影响到企业当年产值与利润,也影响到青岛市的GDP。于是,市政府里有人就扬言:看来彭作义也不行,还得换人。在此之前,青岛啤酒5年里换了4任总经理。】 

一个现实的考虑是,只有企业规模做大,才更容易拿到银行贷款,有了钱,才能有机会做强。我在雄心勃勃的扩张之路上奔腾疾驰,没准还真可能成功,那时的掌声鲜花就全来了,而且也许还会有更大的收益。即使做大了没有做强,即使企业陷入亏损,政府也绝不会坐视不管的。

有人感慨道:行业老大沈阳机床,也是凭借共和国机床长子的招牌,在资本运作和债务处理上左突右击,一边逼着供应商签署债务豁免协议,一边拉着国家相关部委为自己的融资背书,才勉强A股保壳。

这就是沈阳机床的逻辑!这也是一些国企改革失败的原因!

岂止是国企?据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回忆:“东北一些市县领导坦诚告诉我,以他们的年龄计算,再上一个台阶只有三五年时间,不在这段时间里搞出政绩来,此生便无出头之日。这么短的时间,让他搞创新,别说投入可能打水漂,就是创新成果出来,还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这种体制下,国企老板一味执念于“做大”,还是什么好奇怪的?这是中国企业的宿命!

05

一个国企改革的非成功样本


当国家8部委联手出台10项措施,期待沈阳机床“凤凰涅槃”之际,一家媒体就豪情万丈地宣称:“沈阳机床是一个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

实际上,沈阳机床30年奋斗与挣扎的历史以及各级政府倾力扶助的过程,却都是同国际机床行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最后被破产重组。


一颗闪亮的明星为什么会快速陨落?

沈阳机床集团的解释是,一是整体经营恶化,二是受国家金融“严监管”政策调控影响,融资成本不断上升。与破产重组的大连机床一样,他们还有其它一些亏损理由。比如,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力成本高昂,国家对进口机床关税降低,外国机床冲击迅猛,等等。

不过,不知沈阳机床反省过没有:同样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因素,为什么济南二机床却能势如破竹,占据了国内轿车整车冲压设备80%的份额,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一流对手竞争?为什么创立才十几年的纯民营企业大连光洋机床厂异军突起,主打产品是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全部由企业自己生产?

事实很明显,沈阳机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企业”,已经没有自我调整的再生能力啦!尽管各级政府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扶持政策!

在东北乃至全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各项国企改革措施,为的是企业存活,保住牌子。

尤其是像沈阳机床这样的“金字招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这关系到一个支柱产业的存亡,甚至会影响到地方首长的政治生命。

这些改革措施,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至少能保证企业存活几年(或保证在我的任期里存活),少有“壮士断腕”的长远考虑。

机床,的确曾是沈阳市的支柱产业,但进入本世纪以来,如果还把机床作为沈阳的支柱产业的话,那么,这个支柱已经腐烂、摇摇欲折了。

那个金字招牌不是真金,而是镀金,已经锈迹斑斑了。

沈阳机床值得救助吗?

当然,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探索的过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各级政府30多年来所有的努力和措施,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机床行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南辕北辙啦。

据说,在2007年沈阳机床营收突破百亿时,就有地方政府官员就提出100亿元不算什么,目标要到500亿元。据说,当大连机床提出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机床的口号后,曾有地方政府官员要求沈阳机床向大连机床学习。

进入新世纪后,在“三年攻坚”的国企改革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沈阳机床也好、地方政府也好,萌发了越来越强烈的做大做强的欲望。“做大”是中国企业界、尤其是国企老板的“使命”。的确,一些企业就是通过“做大”而取得市场主导权、进而“做强”的。如液晶面板的京东方,如中国的家电企业。

“像造汽车一样生产机床”,笑话!在机床行业,这是逆国际潮流而动的。

就机床行业的国际潮流而言,早已走过“通用”阶段。因此,“专、精、特、小、灵”成为优秀企业的特点,典型知名机床企业规模都不大。像瑞士、德国的一些机床企业经营了上百年,企业规模也就一两栋楼,企业员工也就几百人。像以通用产品为主的日本马扎克,在国际机床行业是少见的。

尽管所支撑的工业体系非常庞大,但机床产业本身的规模并不大。“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的中国机床市场,看起来很大,其实容量是有限的。目前一年也就不到2000多亿元的销售额,却有上千家机床工具企业,势必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大家只能靠低价来拼死争夺。最后是俱败俱伤。

固然,在一段时间内,通用机床在中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一是前景黯淡,二是空间有限。

从微观上说,就像一条大船一直航行在宽阔的水域,尽管因狂风巨浪而颠簸不已。但是,前方的水域发生了变化,吃水浅,航道窄,且布满了暗礁浅滩。但是,这条已经千疮百孔的大船还要强行通过。其命运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啦。

一个上万人的大企业抱着“坛坛罐罐”不撒手,如何应对越来越“专、特、精、小、灵”的机床市场?而且,据报道,沈阳机床大部分职工只有初高中学历,如何适应越来越数控化的机床前景?

2011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第一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鼓励中小成长性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转型升级路线,专注强化细分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细分领域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这一方针,应当适用于机床行业的所有企业,包括沈阳机床这样的大国企!

但是,强烈的“路径依赖”,使得沈阳机床实在无法“专、特、精、小、灵”。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开始,沈阳机床旗下一厂的机床产品就形成了量大面广的通用类机床产品五大系列,从小型、两轴的车床,到四轴、五轴的镗铣床、立体加工中心、重型车床,都有布局。300多个细分品种,但功能差别不大,只是针对行业需求微调后就进行编号,实际上,每月卖入市场的只有四五十种。

在生产环节,每增加一种产品,就意味着多出一条生产线,多一项投入。多出来的型号产线只能空置待命,实际上沦为虚设。

把那300多种没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劝砍掉不就完事了吗?那不行!世界第一的企业,当然是能胜任任何产品制造的,似乎应该是什么都能造。但是,结果是什么也没造好,因为细分的市场已经容不下“万金油”式的企业。

步履蹒跚、气喘吁吁的沈阳机床,是在企业负担沉重、技术储备薄弱、长期缺乏盈利能力的“家底”的基础上,在“做大”的道路上狂奔不停的。

其结局如何,是可以想象的。

试想一下,如果2003年借搬迁的东风,大刀阔斧、壮士断腕地彻底改革;而不是继续拖着初高中学历占主体的上万人员工的庞大队伍,把那些壳企业、大集团企业、辅线企业都统统砍掉,只保留千八百人的高素质的精干队伍,,沈阳机床会不会轻装前进、一路凯歌?

想都别想。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 

即使沈阳机床想这样,各级政府也断然不会同意。

一是那上万人的包袱一下子推给政府、推给社会?你这国企老板还想不想干啦?

更重要的是,你企业是精干了,但是变小了,那沈阳机床行业如何做大做强?你沈阳机床肩负着振兴中国机床行业,乃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任,这是政治使命呀!

(其实,各级政府没有意识到,不说经营能力,仅就技术现状与储备而言,沈阳机床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根本没有振兴中国机床行业的能力和本钱了。)

沈阳机床,根本不是一些媒体宣扬的“一个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

从微观上看,沈阳机床早已“僵尸”了;从宏观上看,企业的振兴与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的形成,就是大量的、雨后春笋般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促进国有企业的瘦身健体。

客观地讲,沈阳、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其企业的生态环境并不理想(沈阳宝马、大连造船等企业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性)。

在民营经济凋零的地区,即使政府投入再大,国有企业恐怕也难以大有作为。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广东是外资企业积聚的地方,浙江是民营企业的天下,但其国企资产总量早已远远超过国有经济比例较高的辽宁。

现在,沈阳的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城市中已经被甩到40名开外。曾经的装备制造业老大辽宁,其装备制造业的产出,在2016年已经退到全国第8位,而且势必继续后退;尽管不断地“振兴”、不断地“攻坚”……

在这种“生态”里,一味地扶持一些摇摇欲坠的国有企业是很难突破的。

既然都是“自家人”了,那么,政府应该秉持所有制中性的原则,在激烈竞争性行业,不要再去救助那些已经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而让位于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

对沈阳机床30多年倾力扶持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号获作者特许分享

原载微信公号一片不辣的老姜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姜波专辑

 “中国化工摇篮”破产, 谁该负责?

姜波:东北人的国企情结

为什么如此浓烈?

姜波:在东北的“扬眉吐气”

与在南方的“灰头土脸”

姜波:破解芯片“卡脖子”,

不能过于急切冒进

姜波:采访本上的中国往事

书记一晚陪五场酒的“基层政治生态”

90年代“赛特风波”的前前后后

不相信自己的记者,那还相信谁?

姜波:房地产业野蛮狂飙,

成为反噬社会的巨大怪兽

除夕夜,在外交领地听到的荒诞故事

日本外务省签证官故意刁难我

姜波:中国革命的领袖们,

曾在这日本小院汇聚

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姜波: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